持續加油中!

地點:電腦教室A
紀錄:鄭為元
人員:鄭為元、游哲宇、陳立宇、蔡志遠、潘嘉德、周祐民
老師:李亮寬
時間:12/27 15:30
工具:電腦
我們隊伍花了一個禮拜時間已經趕完了網頁大部份!但時間剩下幾天了,我們還是會繼續努力的!

 

準備中

地點:電腦教室A
紀錄:鄭為元
時間:11/30 12:30
人員:鄭為元、陳立宇、周祐民、潘嘉德、游哲宇、蔡志遠
工具:電腦
我們隊伍最近都在忙簡報網頁,預計2個禮拜完成簡報的任務!但下個禮拜要段考嚕!大家都忙死嚕,真擔心忙不過來,延誤完成時間

 

空氣污染防制

地點:電腦教室A
紀錄:游哲宇
時間:11/24 12:40
資源:電腦
由於台灣為多山地形,歷經北二高、二高後續及北宜高等計畫之推動,國道路線逐漸深入山區,因此隧道工程比例日漸提高,在規模及數量需求方面日益增大。因台灣地區位處歐亞大陸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衝撞帶,地質條件複雜多變,隧道工程常因沿線通過之地質年代較年輕,岩性及構造之變化差異頗大,甚至可能遭遇斷層、擠壓、岩爆、地熱、湧水等困難地質的挑戰,往往成為交通建設之關鍵工程。
另根據工期長短及考量便道使用頻率等因素舖設PC或AC路面以抑制塵土飛揚,並嚴禁施工人員於工區內露天焚燒廢棄物。考量現場施工人員健康及當地空氣品質,隧道內裝設通風設備及集塵器,以兼顧隧道內外之空氣品質,施工機具及車輛亦請定期維修、汰換。
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相關規定繳交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費,並嚴格要求確實依照防制措施計畫書確實執行,力求達成低污染、低付費之目標,並與監測顧問或地方環保團體密切連繫做立即反應,期使工程建設符合環保法規之管制標準,創造政府與民眾雙贏局面。

 

總整理﹝下﹞

地點:電腦教室A
記錄:鄭為元
時間:11/23 14:00
人員:鄭為元、潘嘉德、陳立宇、周祐民、游哲宇、蔡志遠
指導老師:李亮寬
資源:電腦
設備方面:全線隧道有通風、照明、消防、公路照明設備及光纖網路電腦監控系統;161KV、69KV變電站及電力供電線路設備。系統有資料收集、資訊顯示、交通管制、閉路電視、有線電話、無線電話、隧道區廣播、中央電腦、傳輸、電力系統及材料系統。計劃方面:採隧道、橋樑為主體,施工技術層次及困難度極高。行經大台北水源區,格為重視環保!並因隧道為台灣區首度引進全斷面隧道鑽掘機﹝TBM﹞施工之隧道工程。主線橋樑多採預鑄節塊縣臂工法、支撐先進工法﹝配合預鑄斜撐版施工﹞、場鑄線臂工法等機械化施工法。頭城蘇澳段採雙向四車道高架橋設計,並減少用地徵收面積,以合併單柱式橋墩設計。因路段行經蘭陽沖積平原,主要以粉土質砂土質與粉土質黏土或黏土質粉土層所組成,地下水位高,有液化潛能,為確保基樁施工品質全線採用套管基樁設計,樁長約為50公尺。雪山隧道施工期間遭遇斷層減裂帶複雜多變,開挖面多次抽坍。四稜砂石堅硬且碎破,探查及灌漿鑽孔不易,影響施工進度。雪山山脈蓄含高壓地下水,處理困難耗時。北二高工程完工效益是對台北到宜蘭行車縮短、東部地區資源開發及經濟發展!

 

昔日的南港橫科新埤

悠然的休閒風加上纖細的魚訊,是許多風雅人仕愛好塘釣土鯽的主因!
如此的美景已不復見,此塘由於北宜高速公路的相關工程已遭填平,令人惋惜不已!

 

水污染--粗坑溪

近年來由於北宜高速公路在水源區上游如坪林一帶施工,施工所帶來的廢水造成水源受污染。圖為北宜高速公路第三標工地圖中之河流為粗坑溪

 

環保篇---北宜高坪林交流道 縣府力爭

 北宜高通車之後,如果坪林交流道不能開放,坪林人賴以生存的觀光產業,將面臨崩盤危機,全鄉生計勢必岌岌不保。縣政府正全力向環保署力爭,希望環保署不要再以保護水源之名反對,縣交通局官員並且樂觀認為「成功機會很大」。

 坪林位於翡翠水庫上游,是北宜公路的中點,全鄉都屬於大台北水源特定區,土地開發利用受到極嚴格的限制,鄉民多以種茶維生,而北宜公路所帶來的觀光人潮,則是坪林茶的最大客源。

 由於北宜高速公路將來勢必取代彎曲蜿蜒的北宜公路,如果坪林交流道不能全面開放,觀光客一定直奔宜蘭,不再駐足坪林,屆時全鄉的經濟命脈將面臨崩盤。爭取交流道開放,對坪林人可說是一場生存保衛戰。

 縣政府主任秘書吳澤成說,坪林交流道如果不能全面開放,對坪林可說是致命的打擊,鄉民絕不可能善罷干休,一定全力爭取到厎,交通部屆時要如何因應。

 再者,坪林交流道如果不開放,北宜高最快要到民國九十四年才全線通車,縱使石碇坪林路段完工,也將面臨英雄無用武之地,至少還要再閒置兩年,才有機會通車。政府花大把鈔票興建完成的道路,卻任憑風吹雨打,立場也很難站得住腳。

 縣交通局副局長林重昌表示,坪林交流道原本定位為專用交流道,只開放給鄉民及工程車輛使用,一般用路人並不能使用。由於坪林民眾反映強烈,國道新建工程局已向環保局提出差異分析,縣交通局、環保局也應環保署的要求表示意見。

 林重昌指出,根據交通局分析,坪林交流道如果全面開放,非假日的車流並不會增加,所以對水源不會有污染的問題。現在問題是出在假日,預估可能會增加三成,如果能提出有效的配套措施,進行總量管制,不見得會比現在製造更多的污染。

 縣主任秘書吳澤成強調,坪林交流道開放涉及民眾的生存權,縣政府一定會力爭到厎。另外,縣長蘇貞昌日前也當面向來訪的環保署長郝龍斌力陳坪林交流道開放的必要性,儘管環保署仍在評估中,縣政府官員樂觀表示:「成功機會很高!」

 

水污染---廢水毒死魚群北宜高不惜停工

供應大台北地區飲用水的翡翠水庫上游北勢溪,在去年十一月及今年三月二次發生魚群暴斃的事,經過專家採集樣本後證實是北宜高工地所排放含化學物質的廢水所引起。對此國道新建工程局三區工程處表示,第一次北勢溪大規模魚群暴斃事件不可能是北宜高工程所引起,而第二次少數魚群死亡,可能是因為工地排放的廢水鹼度過高所致,現正在改善,且交通部已下令,若不能立即改善,不惜停工處理。

三工處指出,根據施工原則,排放的廢水酸鹼度必須在六到九之間才合法,而北宜高的地下湧水及施工廢水約在十到十一之間,鹼度過高,因此排放至北勢溪前都會以稀硫酸稀釋,而包括施工用的速凝劑、膠凝劑到稀硫酸等都是採用符合環保標準的化學藥劑,不可能汙染到河川。

三工處表示,由於北宜高坪林隧道挖掘工程地下湧水並不穩定,為了避免大規模湧水致使目前的汙水處理池不堪負荷,國工局已經進行第二套汙水處理池的興建工程,另外,也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相關環保訓練,而主管機關國工局也下令,如果再發生類似事件,不惜犧牲施工進度停工,以避免汙染北勢溪。

 

 

南港舊莊里北宜高速公路下廢土

位於南港區舊莊里田園社區內,鄰近北宜高速公路施工工地,因施工工程近已完成,但其施工時留有大量工程廢土,卻無人聞問、無單位處理。附近居民唯恐颱風季節將來臨,會發生土石流及土石坍塌的情形,造成附近居民的生命財產與安全受損。此外工程廢土更有可能發生侵入當地山豬窟溪,而產生溪流污染的問題。

  丁守中東區服務處認為事態嚴重,特與市議員吳世正議員辦公室,於今年七月三日(星期一)下午四時於舊莊街一段二九0巷田園社區內,舉辦現場會勘,與會代表除有國道新建工程處、承包商工信工程公司等單位外,市議員吳世正、舊莊里陳忠正里長、市政府環保局、建設局、工務局養工處等相關權責單位均派員參加。

  會勘中東區服務處表示,北宜高速公路下廢土,施工單位僅用簡易鐵絲網當防土牆,不但無法達到防治之目的,隨時有坍塌的危險,而且大雨來時也會造成土石流,危害到山坡下居民的安全。另外廢土鬆散, 承包商並未施作截水溝,將會造成廢土直接排入山豬窟溪,產生溪流被污染的問題。此外北宜高速公路局部通車後,過往車輛所產生的噪音,常造成附近居民不得安寧,希望承包商能儘快加以改善與補強。

由於承包商工信工程公司表現出誠意,願意加以配合與解決,會中做成四項結論:

1.高速公路隔音牆,請高工局評估協助安裝。
2.北宜高速公路橋下方截水溝處,請承包商依地形地物施3.作多條截水溝,並引導排入山豬窟溪。
4.山豬窟溪護欄,請承包商負責修復並漆上白漆。
以上補強、修復工程,承包商須於八月十日前完成。

 

雪山隧道工程概要

1. 隧道長度:約 12.9 公里。

2. 車道:分離之雙孔隧道,每孔隧道為單向之雙車道。

3. 坡度:由東(頭城) 向西(坪林)爬坡,坡度為 1.255%。

4. 路面:採用瀝青混凝土柔性路面。

5. 通風豎井:共三處,每處設新鮮空氣豎井及廢氣排出豎井各一座,兩豎井前後相距為 50 公尺。

6. 通風機房:配合三處豎井之位置,設置三處地下通風機房。

7. 通風中繼站:設三處通風中繼站,使兩隧道分區形成通風循環網路,以提高通風效果。

8. 聯絡隧道:
人行聯絡隧道-每隔 350 公尺設一人行聯絡隧道,共二十八座,以連接東、西行隧道,提供人員緊急逃生之用,並可通達導坑。

車行聯絡隧道-每隔 1400 公尺設一車行聯絡隧道,共八座,以連接東、西行隧道,提供緊急時車流疏散及維修救助之用,並可供人員通達導坑。

9. 安全設施:每隔 50 公尺設消防栓一處;每隔 175 公尺設緊急聯絡電話一處;每隔 1400 公尺於車行聯絡隧道之對面主隧道之外側設置緊急停車彎一處。

10. 導坑:雪山隧道工程規模龐大,且地質複雜,為充分瞭解沿線地質構造特性,提供主隧道設計及施工參考,並先期排除地下水及處理地質弱帶,以降低主隧道施工困難度及風險,乃於兩條主隧道間先施築一直徑 4.8 公尺之探查導坑,該導坑除可作為主隧道施工之輔助通道外,完工後尚可供做營運維修,急難救助之用。導坑之施工,在洞口段採用鑽炸法施工,餘均採用 TBM 施工。

雪山隧道主坑鑽炸段及TBM段標準斷面圖

 

雪山隧道簡介

雪山隧道為完成北宜高速公路建設計畫之關鍵工程,隧道開挖斷面依施工方法不同而異,以鑽炸法施工時,開挖斷面為馬蹄形,外支撐將依岩盤性質而選用不同型式之支撐(如岩釘、噴凝土、鋼支保等),以全斷面鑽掘機(TBM)開挖時,採用外徑約 11.7 公尺之圓形斷面,外支撐使用預鑄環片。兩種施工法均以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為內襯砌。

 

雙側導坑開挖

二高後續蘭潭隧道雙側導坑開挖 北二高新店隧道雙側導坑施工

 

國道隧道工程所採用之開挖工法
側壁導坑工法

針對斷面積大於100平方公尺之巨型隧道,若採台階開挖工法,極易因其頂拱跨距過大而發生崩塌,因此必須採用側導坑工法。

雙側導坑工法開挖及支撐示意圖

 

國道隧道工程所採用之開挖工法
台階開挖工法

若岩盤狀況為採全斷面開挖工法而其開挖面岩盤無法自立時,視岩盤狀況及施工作業之要求,選用台階開挖工法。

台階式工法開挖及支撐示意圖

 

國道隧道工程所採用之開挖機具
全斷面隧道鑽掘機(Tunnel Boring Machine)

根據隧道沿線之地質特徵量身訂作,為自動化作業因此開挖品質較易控制,對於環境所造成之衝擊亦較小。

 

國道隧道工程所採用之開挖機具
旋頭削掘機(Roadheader)

當開挖受限於外在因素,不得使用鑽炸法施工時,則採用旋頭削掘機,在減少施工噪音及振動方面,較鑽炸法為佳。

 

國道隧道工程所採用之開挖機具
鑽炸法(Drilling and Blasting,簡稱D&B)


本工法之目標係以最有效之鑽孔佈置及最少之爆材量,獲得最佳之爆破量,使得隧道周圍岩盤鬆弛區減至最低,正確、圓滑且安全地完成開挖面鑽炸作業。


 

雪山隧道簡介

雪山隧道為完成北宜高速公路建設計畫之關工程,全長網12.9公里,全位於雪山山脈地質區,因地表地質探查無法完全瞭解高覆蓋層下道之地質情況,因而於兩隧道間稍下方開○一條道坑,藉以掌握隧道沿線地質特性,預為處理主隧道不良地段,降低工程風險與減少施工困難。而主隧道開挖斷面依施工方法不同而異,以鑽炸法施工時,開挖斷面為馬蹄形,外支撐將依岩盤性質而選用不同型式之支撐(如岩釘、噴凝土、鋼支保等),以全斷面鑽掘機(TBM)開挖時,採用外徑約11.8公尺之圓形斷面,外支撐使用預鑄環片為主。兩種施工法均以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為內襯砌。

 

彭山隧道簡介

彭山隧道長約3.8公里,路線遭遇屈尺斷層之斷層破碎擾動帶寬約200公尺,經採管幕工法施工,順利通過惡劣地質區段,不但成果傲人,並屢次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及相關主管單位施工管理品質等評鑑獎項。

 

南港隧道、石碇隧道簡介

南港隧道、石碇隧道共長約3.1公里,於89年1月27西開放通車,為北宜高速公路長4.8公里之南港石碇段的主要工程,工程施工期間曾多次遭遇到影響隧道穩定性之煤坑及煤層,規劃設計時曾用地球物理之探測技術,確認煤跡位置概況,施工時以充灌漿自下而上填充岩隙輔孔泂,以達改良、填實功效,並依計測結果實施襯砌補強鋼筋及提高襯砌混凝土強度。

 

頭城蘇澳段冬山河橋簡介

頭蘇段冬山河橋位於台9線冬山河橋下游約3公里處,分離式橋面設計,因主線與側中道共構,兩側橋面總寬各為23.05公尺,全長299公尺,為3 孔預力混凝土剛構架,主跨度為155公尺。
本橋因位於冬山河風景區附近,上游遙望台9線冬山河橋,景觀性之預力混凝土加勁式拱橋,橋梁造型優美。

冬山河橋

 

頭城高架橋

地點:電腦教室A
記錄:周祐民
老師:李亮寬
時間:11/10 6:30
資源:電腦
頭城高架橋位於頭城二城里,採分離式橋面設計,橋面淨寬10.5公尺
西行線長716公尺
東行線長721尺,均為19孔配置,標準跨距38公尺。
本高架橋係北宜高速公路稚一採推進工法施工者。

 

北勢溪橋、景美溪橋及彭山溪橋簡介

北勢溪橋位於坑子口溪與北勢溪匯流口即坪林國中上游,跨越北勢溪接雪山隧道西口,採分離式橋面設計
西行線橋寬10.公尺,長333公尺,為4孔預力混凝土剛構架,主跨度均為100公尺。

景美溪橋位於石碇國中下方石碇隧道東口,跨越106縣道及景美溪進入楓子林台地。採分離式橋面萬計,橋寬10.5~13.5公尺
西行線長265公尺,為4孔預力混凝土剛構架
東行線長225公尺,為3孔預力混凝土剛構架,主跨度均為100公尺。

彭山溪橋位於彭山一、二號高架橋間,跨越106乙縣道及崩山溪。採皆離式橋面設計
西行線橋面淨寬10.5公尺,長285公尺,為4孔預力混凝土剛構架
東行線橋面淨寬13.3公尺,長192.6公尺,為3孔預力混凝土剛構架,主跨度均為80公尺。
北勢溪橋、景美溪橋及彭山溪橋均採懸臂版達3公尺,外型靈巧、橋墩修長為其特色。



景美溪橋懸臂工法施工

 

坪林一、二號高架橋簡介

坪林一、二號高架橋採分離式橋面設計,橋面淨寬均為10.5公尺
西行線長290公尺,採8孔配置
東行線長542公尺,採14孔配置。

坪林二號可架橋亦採分離式設計
西行線橋面寬為10.5~15公尺,長628公尺,採16孔配置
東行線橋面寬為10.5~23公尺,長651公尺,亦採16孔配置。

本段高架橋沿坑子口溪谷架設,為減少開挖及回填等土方作業,其東、西行線分離式橋面高差達5公尺。用路人除可欣賞溪谷自然景觀外,對沿線橋梁結構亦可一覽無遺。


坪林二號高架橋

 

烏塗高架橋及彭山一號高架橋簡介

烏塗高架橋位於石碇與小格題間之烏塗溪右岸山麓,採分離式橋面設計。
東行線橋面淨寬13.3公尺,長278公尺,為7孔連續剛構架;
西行線橋面淨寬10.5公尺,長197公尺,為5孔連續剛構架。

彭山一號高架橋位於崩山溪下游左岸,亦採分離式橋面設計。
東行線橋面淨寬13.3公尺,長394公尺,為10孔連續剛構架。
西行線橋面淨寬10.5公尺,長617公尺,為16孔連續剛構架。

本段高架橋因採皆離式設計,故上下部結構均顯得極為輕巧。橋墩配合箱型梁外形,採菱型空心柱,橋墩高度達49公尺,外極為細長。施工方均採支撐光進工法。

 

 

石碇高架橋、潭邊橋及烏塗溪橋簡介

石碇高架橋位於景美溪上游石碇溪外按段附,全長809公尺,計分20跨。
潭邊橋位於石碇溪彎潭段,總長422公尺,為一11跨連續梁。
烏塗溪位於石碇鄉乳巷附近跨越烏塗溪,全長564公尺。計分13跨。
本路段三座橋均採雙向共構設計;由於橋面淨寬24.6公尺,故分兩次施工。第一次以支撐先進工法完成中央主箱型梁,俟施完預力後,再於兩側架設預鑄斜撐版並澆注兩外側橋面版。由於基礎均位於陡坡扇,為減少開挖對環境的影響,大部份基礎採用井式深基礎。

場鑄預力箱型預鑄斜撐版橋透視圖

 

總整理﹝上﹞

地點:電腦教室A
記錄:鄭為元
時間:11/9 14:00
人員:鄭為元、潘嘉德、陳立宇、周祐民、游哲宇、蔡志遠
指導老師:李亮寬
資源:電腦
我們把從國工局得來的北宜高速公路資料作個介紹。路線部分:路線是從南港系統交流道與北二高銜接,經石碇、坪林,穿越雪山山脈後,經宜蘭縣境內頭城、礁溪、壯圍、宜蘭、五結、羅東、冬山、至蘇澳鎮新城溪南岸止。路線全長約55公里,大約都是山區跟溪谷!利於排水、減少土方開挖及避免施工污染水源,並維持天然奇景!以挖隧道和建高架橋施工。隧道總長度20.1公里,全線雙向共有11座隧道,包括南港隧道、石碇隧道、鳥塗隧道、彭山隧道及雪山隧道。其中最長之雪山隧道長12.9公里,為世界第五長,東南亞第一長之公路隧道。橋樑有石碇橋、頭城高架橋、宜蘭河橋、蘭陽溪橋、冬山河橋等橋樑,橋樑總長約30公里。全線計設置南港、石碇、坪林行控中心專用道、頭城、宜蘭北側及南側、羅東北側及南側及蘇澳交流道。收費方式是以里程計費。設施有道路、箱涵、土木管道、邊坡、擋土設施及交通工程設施。

 

壯觀的烏塗溪橋

由106乙接北47-1號道上,可見到如圖之壯觀畫面,橋面至橋底高65公尺,約22層樓高.

 

實地參訪心得

紀錄:鄭為元
日期:11/7 12:30
我們參觀北宜公路國工局並採訪!我的職務是主發問人!問題都我來講,其餘的同伴是聽、記、寫、問的工作!剛開始我很緊張,但後來問了許多問題就不緊張了。在問話及回答的話中,我發現北宜工程並不是像我想的一樣好建造!要慢慢一公尺的打碎,在噴泥土作為保護的功能,但還是有點危險性,還要架設鋼樑等步驟!還要先觀察地形,才開始開工,途中還要見招拆招才能完成工程!但途中也有傷亡,工程要完成還要一點時間!途中也並有心酸苦辣的味道,我深感自佩,工程一旦完成,我相信對宜蘭觀光有極大幫助!

 

實地參訪

出發囉!
11月7日下午,正值本校活動課程,當天天氣晴朗,正是適合出遊的日子,指導老師與六位學生們請了公假,浩浩蕩蕩的前往北宜高速公路國道第三工程局,進行第一次的實地參訪,除了路面不太平外,沿途還算順利.
到達目的地時,技術課長已在大門等候.
一行人就座後,課長散發資料並開始講解,訪談進行了約二個小時左右,最後一小時進行參觀工程及TBM的模型,眾人拿著相機拍照,還不時有問題發問,都能得到滿意的資料.
最後因時間關係,合照留念後,踏著落日餘輝結束這次的參訪.

 

北宜高雪山隧道主坑TBM

地點:電腦教室A
記錄:周祐民
老師:李亮寬
時間:11/6 12:30
資源:電腦
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工程中引進國內首次使用的全斷面隧道鑽掘機(TBM)進行施工。
雪山隧道主坑直徑11.74公尺TBM滑床推進。

 

宜蘭目前對外交通

宜蘭縣對外交通以陸路為主。鐵公路的相連,不但拉近了宜蘭和鄰近縣市之間的距離,也擔負著縣內交通運輸的任務,同時帶動沿線周邊聚落的繁榮發展,成為宜蘭地區發展的核心動脈。
  水路方面有蘇澳港,它是台灣第五大國際港。另外,經由頭城的海底電纜通信中心,可將通訊網路的觸角延伸至世界各國。